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医界要闻 >> 医界要闻 >> 查看文章
【药理】新型抗凝血剂问世,降低出血比例有望
录入:webmaster  来源:JXR  时间:2016-11-30  【 字体: 】 

不论心脏或心血管疾病或是部分慢性疾病患者,为降低产生血栓、血块的机率,常常必须服用口服抗凝血剂或阿斯匹灵,但阿斯匹灵属抗血小板类药物,效果不如抗凝血剂,因此口服抗凝血剂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有利必有弊,口服抗凝血剂虽控制了凝血作用,使产生血栓的机率下降,相对地却带来「出血」的风险。

随着医学进步,三种新型抗凝血剂相继问世,第四种新药(Edoxaban)201691日在台湾通过健保给付,新药带来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是──颅内出血的比例低于以往使用的传统型抗凝血剂。这无疑是长期用药者的一大福音,然而,是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新型抗凝血剂呢?而新型抗凝血剂真的只有利、没有弊吗

目前台湾需要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服用传统型口服抗凝血剂Wafarin约五-六成,在用药控制好的国家用药比例则约七-八成,因此,台湾在传统型用药上的状况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Wafarin中文又称作华法令或可迈丁,上市长达六十年,因此药物的适应症多于新药,服用人口也多。而新型抗凝血剂则是近几年才在台湾陆续推出,共有四种,分别为:Dabigatran、Rivaroxaban、Apixaban、Edoxaban,新、旧两种口服药在药理上不同,适应症、用药对象与风险也相异。

亚东医院药学部杨药师表示,就药理而言,传统抗凝血剂主要是拮抗维他命K的还原作用,因为人类的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后,凝血因子要能发挥作用就需要维他命K的帮助,因此传统型抗凝血剂可以说是「间接」影响凝血作用。「新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直接作用在特定凝血因子上,『直接』地影响凝血作用,」也因为新药「直接」的特性,使得药物起效时间较传统型来得快,而新药本身的代谢速度也较快。

另外,传统型抗凝血剂在服用后,必须定时回医院抽血追踪患者的INR(国际标准凝血时间比值),也容易与其他药物或食物产生交互作用,只要食物中富含维他命K,就可能影响到药效,因此医师会提醒服用的患者平日须避开的食物与药物,如深绿色蔬菜、抗生素或普拿疼等;而新型抗凝血剂虽然目前没有特定抽血指标可追踪疗效浓度,但是较不易与其他药物、食物交互影响。

新型口服抗凝血剂也并非零缺点,其中风险犹存。「目前并非所有新型抗凝血剂都有解毒剂,也无法透过抽血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这是新药带来的风险」传统型抗凝血剂只要以维他命K1作为解毒剂就可以反转其抗凝血作用,但是想要控制新型抗凝血剂的效果,国外目前仅针对其中一种新药(Dabigatran)做出解毒剂(idarucizumab),然而台湾目前尚未正式通过可用药资格,普遍状况而言无法使用,只有少部分患者必须用药的例外状况,需以国外项目进口自费的方式申请才得以取得。

此外,也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用新型抗凝血剂,「新型抗凝血剂主要有三者不能使用,分别是肾脏功能太差、更换金属瓣膜与二尖瓣膜狭窄的患者」在用药前,会先检查肾功能不佳患者的Ccr(肌酸酐廓清率),若肾功能太差的患者就不宜使用新药。此外,美国曾有研究指出,置换金属心脏瓣膜的患者,服用新药后可能会增加栓塞或出血的风险,怀孕、肠胃状况不佳或肠胃曾经出血的患者,也都不建议服用。目前新药的适应症以心律不整与静脉栓塞为主,部分则可用于膝盖关节置换与肺栓塞患者。

服用抗凝血剂后出血风险避可避这四种新药上市之后,许多媒体均强调新型抗凝血剂出血风险较低,但是,亚东医院药学部杨药师提醒,「只要是抗凝血剂,出血的风险就一定存在,站在药师立场,并不强调哪一种药的出血风险比较低,」确实有研究指出新型抗凝血剂可以降低重大出血的机率,但是新药或许也会造成其他副作用如肠胃道出血的风险,尤其抗凝血剂并用其他会产生交互作用的药物,风险也都会随之而来。

事实上,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本来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除了定期接受医师检查,有特殊状况须如实反应,此外,平时因为小病去看医生时,最好主动和医师说明服用抗凝血剂的状况。进行重大手术时,医师也会在术前先针对手术大小以及患者的抗凝血剂服用状况衡量应在术前几天停止服用。对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而言,就医及手术事前的沟通工作不可少

此外,需要服用抗凝血剂的患者在饮食上必须节制,血糖、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状要时时监测,如果控制得当,也能减少出血的风险。「若血糖控制不好,就很有可能造成血管病变、钙化,造成出血风险,」总而言之,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适量补充水分与运动都是患者可努力的方向,维护好基本的身体机能,自然可以降低出血的机率。

来源:亚东纪念医院 2016.11.3

来源:金祥瑞公司  【 打 印 】【 关 闭
上一篇:【护理】奇美新设智能病房,营造医护病共同参与的照护服务
下一篇:【药理】加强骨质疏松治疗药品用药安全提醒,保障民众健康安全